如何踏入時尚業:基本條件、工作能力、人格特質

於「如何踏入時尚業」這個主題,一直有讀者跟我敲碗,常常也會收到眾多讀者的私訊,其中跳脫不出:「妳是怎麼在巴黎找到時尚工作的?」、「需要說法語嗎?」、「必須要念時尚相關科系才行嗎?」⋯⋯一直沒有什麼動力寫這個主題,是因為自己也是個在剛入行兩年的小菜鳥,要告訴大家該怎麼做,好像有點太不負責任了,這篇文章就當作以我在巴黎的經驗與你們「分享」好了!

我的巴黎時尚實習手札4|首次巴黎時裝周買手實戰

週日下午,我漫步在塞納河邊享受著巴黎初秋舒適的天氣,突然接到M的訊息:「Phoebe,我剛跟V和主管B跑完今天的showroom,我們剛調配好下禮拜的搭配,妳禮拜一的時候記得直接到XXX(某義大利品牌)的showroom和P會合喔!」我愣了一下,第一個反應是超、級、緊、張,同時難免有點興奮,通常實習生是進不到Showroom裡的,只有買手會去下訂單!

精品電商與時尚買手Luxury E-Commerce & Fashion buyers

電商是「電子商務」的簡稱,指在網際網路上以電子方式進行交易與服務相關的活動,我相信身在21世紀的各位肯定對電子商務不陌生,網購就是最常見的例子。電商自然是未來不容小覷的領域,任何產業都能在這個戰場抑或大獲全勝或是屍骨全無,隨著時代的轉變,電商已然成為新世代生活的一部份,沒有一個產業敢忽視其的重要性,畢竟消費者在哪,商機就在哪。 精品電商Luxury E-Commerce=專賣精品的電子商務平台 寫著寫著覺得自己好像使用了過多專有名詞。還記得經過一次和摯友汪的解說後,他灑脫的說:「唉呀,妳跟大家解釋是精品版的PCHOME不就得了?」 這麼說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基本上,精品電商囊括了許多不同的精品品牌,產品種類多寡、擁有什麼種類的牌子則各憑企業本事及精品品牌的布局策略。儘管近年來精品牌已經對於電商採取更開放樂觀的態度,仍然有很多品牌忌憚於假貨的猖獗及品牌形象的破壞,而處於觀察期。 上一篇提到關於時尚買手會飛到各大時尚之都參與時尚周並且進行採購,目前這樣的職業,大多存在於電商、百貨業及選品店等,精品品牌本身主要是、不需要買手而是採購,畢竟他們就是設計及生產者,需要的只是製作產品的原料,如布料、皮料、零件,或是用於零售的材料等。 一定有人會有:「買手將品牌方所有的產品打包不得了?」 買手需要根據手邊的數據分析,並且檢視企業需求購買相應的款式及數量,因此並不是所有在品牌方所見的產品都會出現在電商、百貨業獲選品店中。 時尚買手一職目前仍大多存在於西方多過於亞洲,源自於這樣的企業大多從西方起家,隨著近幾十年因日韓及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前後崛起,才將服務觸角伸到遙遠的東方世界,這可能也是為什麽,在showroom裡看到的買手大多都是西方面孔吧! 近幾年來因著網路的快速發展及消費習慣改變,其實有更多不同型態的電商正在迅速崛起,既然這篇稍微介紹了什麼是精品電商的買手,下一次我會介紹目前歐洲各大精品電商囉!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們有些許的幫助,祝大家有個美好的一天! Phoebe in Paris xx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留言、加分享,給我更多寫作的動力!以後也會更努力提供高品質的文章和主題,一起學習下去! 想要看到更多關於巴黎生活、時尚工作和旅行,歡迎到我的Instagram:phoebe.bai Business Inquiry 工作洽談:phoebebaibai@gmail.com

關於時尚買手 What is FASHION BUYER?

什麼是「時尚買手」? 很多人問我在巴黎做的是什麼? 我總是草率地回答:「時尚採購」也就是Fashion Buyer 以前大多稱採購,現在越來越多人以買手代替,因此以下我都會用時尚買手來指稱。 後來我發現,時尚採購這個名詞實在不夠精確,而這個職業也很難用簡單的一句話來完整解釋她真正的樣貌。最主要的原因是,時尚買手這項職業在西方已經有長久且成熟的發展,大多指稱在時尚產業的工作者,在亞洲,時尚買手也是近十年才慢慢引起大眾注意的職業。 大部分的人對於時尚工作的第一印象,八成和穿著Prada的惡魔脫不了關係(別說你沒看過)。對於時尚產業,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個很膚淺、不需要什麼腦袋,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就好的產業。 可惜事實遠遠不及如此。 每季的時裝周,Instagram總缺不了那些披金戴銀和各項精品的部落客與模特兒的動態及貼文轟炸,其實時裝秀的初衷已經被網路的興起和社群網絡的變化而稀釋,一開始時裝秀僅是設計師的新品發表,為了要促進下一季的營銷,除了邀請媒體來增加曝光率,更重要的是讓時尚買手和VIP在下單前能夠搶先瀏覽下一季的新品。然而,現今時尚產業的生態因著大環境及消費者喜好轉變,引來許多時尚工作者的不滿,我在倫敦LCF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上課的時候,就有一位受獎於女王的老師對於這個現象嗤之以鼻,可是這個故事有點長,我們就下次再說。     在時尚產業裡,「成也買手、敗也買手」 時尚買手除了要穿得美美的到時裝秀現場迷倒眾生外,在美麗的皮囊下,也需要藏有一顆聰明絕頂的腦袋,妳一定會問,為什麼?這個角色在一個企業或是品牌底下,可說是擁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買手主宰著當季和下一季的利潤創造,任何一個小小的決定可能都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首先,讓我們先以一個最最簡單且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到ZARA大血拼 妳的手撩過了一排的條紋短背心,總共黑紅黃三種顏色、XS S M L四種尺寸、每樣卻有不同的數量,為什麼?。其實你看到店內所有產品的類別揀選與銷貨數量,就是買手們的工作。買手要決定哪個款式、幾種顏色、什麼尺寸以及分別下單多少數量,而這個數字不能憑空而來。   採買前 買手需要了解各個品牌的設計走向及銷售狀況做市場考察,並且制定最新一季的銷售目標,。這囊括了大量的數據採集及分析:過去幾季的產品銷售分析與存貨分析、折扣率、銷售週期與庫存週轉率、庫銷比等,再來結合產品的發展潛力和企業財務狀況要制定新一季的OTB(預算)。決定了OTB後,還要針對新一季流行趨勢的研究與預測,再決定本季的貨品設計結構。 採買中 大家想像中的的一般都是穿著光鮮亮麗地參加時裝秀,但事實上買手會先與負責與相關部門進行聯繫,檢視過去的銷貨表現進行調整。時裝秀是先簡單瀏覽有什麼新品,與之同時也會進行各大品牌的流行趨勢統整。大多展廳期間會與時裝秀重疊,或是在時裝周後開始,買手會到各個品牌的展廳根據前期所分析的資料進行採購。除了數據的輔助之外,也要將視覺陳列加入考量之中。 採買後 採買結束後,才是真正的開始。將訂單最終擬定數量呈交至品牌方後,要開始建立產品相關資訊的檔案、準備線上及線下的作業、雙方確認訂單後付款、需要進行產品拍攝、監控交貨期及管理庫藏等。當然,還需要定期檢討銷貨狀況、監控競爭者的訂價政策進而調整我方的產品價格並時常與各個部門開會作出檢討。 說到這裡,你們應該發現我提及了大量的數據使用,所以成為一個買手之前,熟練的EXCEL技巧是必須,對於數據性的處理工作不能排斥,因為這是每分每秒都要接觸的項目,要非常有條理及系統性的處理事情,對於市場的變動及流行趨勢要有相當高的敏銳度之外,也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要有視覺設計與陳列的概念、也要懂得如何運用數據來增加利潤。總結來說,想要勝任買手需要兼具財務運算、設計美感、審美敏銳度、價格制定策略、營運管理、品牌開發、談判等能力。 然而時尚買手的工作內容經常會因品牌或是公司經營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更動,有時候買手也兼具著市場營銷的視覺設計,所以常常在採購的時候需要更加顧及選品的整體呈現。 我只能草草的大致解釋何為時尚買手,如果你耐心看到這裡,希望這篇文章讓你對時尚工作的認知可以比穿著PRADA的惡魔更多一點點(笑)   祝你們有個美好的一天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留言、加分享,給我更多寫作的動力!以後也會更努力提供高品質的文章和主題,一起學習下去! 想要看到更多關於巴黎生活、時尚工作和旅行,歡迎到我的Instagram:phoebe.bai Business Inquiry 工作洽談:phoebebaiba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