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們剛吃完晚餐,偷偷脫離了酒酣耳熟後開始發酒瘋的朋友們,跑去餐廳外的機車上坐著,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近況。在一段靜默中我讀懂了她表情裡的複雜情緒,我問:「最近和男朋友還好嗎?」
她想了一下,低頭看了手中第五杯的紅酒,苦笑著搖搖頭:「就這樣唄,順其自然。」
看著她說出那話的瞬間,我好像被拉回了幾年前,回憶起那段一直將就著、不願意放手的感情,那時候的自己愛得特別卑微,無時無刻不驚顫地小心揣摩自己要使用的字句,哪怕一不小心惹得對方不爽,過得很不舒心。
「什麼意思叫做順其自然?」我皺了皺眉頭
「我總在想,是不是我要求過多了?在某些事情上我太過講究了?或是我的脾氣有時候也太倔了?是不是因為我這個樣子、做錯了什麼事情,所以才導致我們走到今天這地步。」
我心裡翻了個大白眼,沒好氣地告訴她:「在愛情裡,我們誰也別將就。」
飲食上,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營養需求、口味偏好和習慣,每一餐該吃多少份量、該攝取多高的營養素,這些都是量身訂做、非常客製化的設定,關於生活,我們有自己的基礎需求,反觀愛情也是如此,若是吃飯睡覺不正常,怎麼好好地生活?
在愛情裡,有些人特立獨行、有些人特別依賴;有些人需要無時無刻、無微不至的噓寒問暖,有些人只需在低潮谷底時的無聲陪伴。這些人都沒有錯,他們只是都有各自的需求、僅僅是生活風格不同罷了。如果無法滿足另一半對於感情上的需要,就會產生摩擦、爭執和不愉快,久而久之,原本令人怦然心跳的愛情,不過也是爾爾。
兩個人生活,本來就比單身難很多
她看著手裡的酒杯沒有說話,頭低低的。
「很難放手,對不對?」我心疼地說
「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呀,我若是能讓便讓著他、能改就去改吧。」說著說著,眼淚終於滿出了眼眶,很不爭氣地啪嗒啪嗒掉下。
培養了二十幾年的個性和需要,要如何在短時間內被改變?有人常說,在一起的兩人要像是拼圖一樣,能夠完美契合才可以走得長久。是呀,可最一開始沒有人是一個完美的形狀,總是要磨磨切切的才能找到最適合一起生活的模樣,這需要無限的體諒與理解,才能讓人不那麼自私的生活著。
『幹嘛活得那麼辛苦,單身不好嗎?』這句話我默默地擺在心裡,沒告訴那個已經泣不成聲的女孩,我相信假以時日,她終究會明白自己該做什麼、需要什麼。就像是幾年前我遇上了一個非常不適合的對象,不管周圍的人怎麼勸說,我硬是把自己的面子和尊嚴都賠給了這段自以為是的戀情,以為自己去改變、去將就,就能扭轉乾坤,變成人人稱羨的愛侶。而那個擁有愚蠢想法的我,當然是錯了的。
我無法改變對方的想法或習慣,這已經超越我能力範圍可及,但我卻沒有一刻停止逼迫著自己去成為對方眼中想要的樣子。這段戀情後,我更清楚明白,只有了解自己在各種時刻的需要,才有辦法在一段關係裡相互扶持成為更好的那個人,而不是互相消磨。
我發現沒有什麼比先懂了解自己更重要。
先討好自己,才有資格去愛別人
「有些人說,一定是我太難搞了,否則談個戀愛,哪裡會那麼困難!」女孩滿臉通紅地把酒杯一個勁地往地上甩,餐廳裡的人和我對上了眼。
這段日子,女孩心裡有很多掙扎,她想在社會期望下找到一個安全又匹配的伴侶,所以她把自己的鋒利磨成平滑的曲面,讓遇見她的人都能感受那份溫柔,她總想成為別人想要的樣子,可到頭來卻沒有為她謀得一段好姻緣,她好渴望愛,而愛從沒走進她的心裡面。
很多人都忘了這件事:如何好好對待自己、討好自己、寵愛自己,總想著愛是從外面得來,而不是由心出發。所以當伴侶離開的時候,愛走了,心也空了,自然就覺得自己的存在不具意義了。我們都現實點,學著自私地把自己先擺在第一位,先討好了自己、明白了自己,才有力氣去愛和付出,因為談戀愛不能讓自己太狼狽,太狼狽就不是愛情,而是苦力。
失戀後的那幾年,我學會自己填得滿滿的,沒有一刻能夠放鬆,深怕閒了下來,就會去找一個沒人看見的角落繼續掉眼淚、繼續顧影自憐。我開始討好自己,閒了就去找課程充實投資技能;有點小錢就去買那件考慮了很久的衣服回家;有機會就和家人一起坐下來好好吃頓飯;難過了就動筆寫一封信給未來的我。時間久了,我成為了更好的人,並且往更光明正向的方向走去,我知道自己時時刻刻在成長,我在生活裡成長、在愛情裡成長。
我還記得那天,女孩醉了,在寂靜的月光下,她心碎的聲音特別清晰,我吃力地攙扶著已經完全站不穩的女孩,向正在接近的uber招了招手。
「我真的好累⋯⋯」她不斷地喃喃著。
所以啊我說,
親愛的女孩,在愛情裡,我們要愛得很用力卻不能太辛苦;轟轟烈烈卻不能將就自己。
我的Instagram很出格,除了喜歡動不動問很怪的問題之外,還會無時差分享關於我的巴黎生活、時尚工作和環遊世界旅行的故事:@phoebe.bai